带着十万伏特的好奇心和风险投资从业者的观察力,我们义无反顾地走进了不可思议的印度。
还有的投资人愿意投,但要求对企业的业务和战略有操控权。
我们当时就想着,平台一旦成型,将很快可以达到一个比较大的规模,流量大了之后,我们就可以成为规则的制定者,到那个时候,我们赚钱的门道就多了,对上游,我们每一条产品线都可以收供应商的佣金;对中游,我们可以收取企业服务商的年费、月租费、增值服务费、广告费;对下游,我们可以收取咨询费;另外,我们还可以引入第三方的金融服务商,做互联网金融……就这样想着想着,我们越想越来劲,甚至有些信以为真了,所有的工作都按照平台的思路去推进,就仿佛我们已经是一个流量巨大的平台。
一、为什么说1%的比例是妄想? 1.这个算法太粗放,经不起推敲 “这个市场有多大,我只吃下1%也是非常可观的”,类似的说法在创业圈不绝于耳,而且,更关键的是创业者在说这句话的时候,往往在内心其实还充满了对这个比例远不止1%的幻想 正是凭着那300亩土地,半年后,王功权就升为秀港工业公司总经理,虽然那只是一个只有5万元资金的皮包公司。但当行业发展到中期、后期,要深耕下去的时候,只有专注在一个领域,你的发展才可能会更快、更好。
我就讲两个例子,一个是巴菲特投过一些地方性的报纸,运营状况都非常好。 沙龙讨论气氛和新媒体创业一样火热。